2023-03-07 点击:6700
学会管理情绪 做情绪的主人
——《情绪的奥秘》读书体会
代振江
每个人都会有情绪,情绪有很多种表现方式,比如高兴、伤心、愤怒、兴奋、沮丧等,在生活和工作中,我们难免会为不如意的事情控制不住自己发脾气,随意的发脾气不仅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,还无形之中伤害了身边亲近的朋友和家人。如何做好情绪管理?曾仕强教授的《情绪的奥秘》一书从生活、工作场景入手,通过鲜活的案例,运用通俗的语言,分析了影响我们情绪的众多因素,以及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绪,做自己情绪的主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剖析,从而调整自己的情绪,更好的处理自己与家人、朋友、同事之间的关系,让生活、工作变的更加从容美好。
一、理性的情绪会让人们稳健前行
每个人都有情绪起伏,因为外界的环境在变化、个人内在的感受也在变化。当变化超出预期范围,当心情不受自己控制时,这时的情绪可能就不会平静了。有的人还能控制情绪不发作,有的人可能就任由情绪暴发。不管怎样,有了情绪,或多或少都会影响自己的心情。
那么情绪是怎样产生的呢?曾教授在书中介绍了情绪主要受四种因素影响,分别是主观感觉、生理变化、表情动作与行为冲动。
曾教授在书里讲到一个例子:有一个企业家赚钱了,请父母去大饭店吃饭。可是企业家的父母一点也不高兴,坐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。
别人就问他父亲:“你儿子这么孝顺,赚钱了就请你们来这么高级的饭店吃饭,怎么还不高兴?”
企业家的父亲说:“他这是把我们当工具拿来炫耀,根本不是孝顺我们。”
即便是相同的状况,因人而异所产生的感受不一样,引发的情绪就完全不相同。所以情绪更多的时候还是个人主观的表达。
情绪有理性和非理性之分。非理性情绪有两大类,一个叫作夸大,一个叫作不符合实际。两者之间又是互相有连带关系的,一夸大,事情就不符合实际。
“一定”、“受不了”、“以偏概全”、“糟透了”是非理性的表现。人们非理性的情绪,就是从这里产生的。
当一个人年龄越来越大的时候,健康状况会出现常见的问题,比如血压有点高,睡眠会安稳、腰腿疼、牙齿疼之类的情况。
这时,你要是觉得这些事儿可不得了,糟透了,受不了了。那么,你每天不是怨天尤人就是逢人诉苦,自己就能把自己送走。
所以,我们要理性地对待发生的事情,顺应事情发展规律,不过分压抑自己的情绪也不过度放大情绪,才是最好的选择。
二、懂得调节自己的情绪也是大智慧的表现
卢梭在《社会契约论》说:“人生而自由,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。”人类对自由的向往从古至今就没有停止过。
可是现实生活中,人们却要受很多的限制和约束。因为人们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发现无规矩不成方圆。
同样一个人的情绪也是如此, 适时适度调节自己的情绪,获得情绪自由,才是一个成熟的大人该有的表现。
曾教授讲到一个案例:夫妻两人为了表示家务公平,提出了你洗一餐我洗一餐的规定。结果两人差点为此闹到离婚。
因为丈夫比较老实,轮到他洗碗的时候,他就老老实实地洗碗,但轮到妻子洗碗的时候,妻子就把剩菜放在冰箱里,下顿吃完一起洗。
一个过分精明的人,没有人喜欢和他相处,包括夫妻都是如此。所以要掌握合理的度很重要,一切尽量要求合理,才可长远。
每个人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,每个人对事情的反应也不一样;所以当看到或听到让你情绪激动的事情或者话语时,慢一点做出反馈也不是坏事情。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,所以平时要互相了解、互相理解、互相包容,做到和谐相处,少生气,才是在智慧的表现。
三、怨天尤人不如反求诸已
想让情绪变好,其实不是简单的事情。也没有人希望总是发脾气。因此,我们要找到正确的方法,然后不断地去修炼,做到修身安已。
调整自己的观念,就是儒家所讲的反求诸已,也就是遇到事情的时候要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。
我们改变自己容易,却很难改变别人也很难改变外界环境。所以学会合理运用ABCDE模式,调整自己的观念来平衡情绪就是一个好方法。
A是指一个事情发生了;B是一个人对这件事情的主观看法;C是对这件事情的反应,即情绪表现;D是反省,对自己的行为做一个反省;E指反省后发现行为不好,赶快调整,调整后重新出发。
曾教授在书中说了这样一个例子:一人去买了一瓶酒,回家后尝了一口,觉得这酒很难喝。他会有什么反应呢?
他先想到自己上当了,去讨个公道把钱要回来,不然就会感觉吃亏了。但是这样想的话他会很不愉快。
如果换个角度想一下,自己竟然喝到了天底下这么难喝的洒,那就没事了。因为就算去找人家,也要不回来钱,还弄得不愉快。这样想就不会有情绪负债了。
管理情绪,带来的不仅仅是平和的心境,更是面对生活的积极态度,重新看待自己和世界的视角。在日常工作、生活中学会换位思考,将心比心,控制好自己的情绪,只有拥有好情绪,才会拥有平和的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