让人文之光照进呦呦心灵——宜昌监狱高自考大学语文课辅导的一点感悟
2024-11-12 点击:1427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陈泽新
在我37年的教学生涯中,去监狱给犯人上课,是一种特别的经历,也有一些特殊的感受。在高墙之内,虽然抬眼看到冰冷的铁丝网而心生戚戚,但当看到秋雨润泽着久旱的草坪,看到深秋的暖阳温和地普照在大院里,看到高渺的深蓝色的天空,不由得为我这些特殊的学生感喟。我相信,禁锢的身躯挡不住自由的心灵。为着这群特殊的学生,应监狱方面的邀约,将自己辅导的经历和感受写下来。
初入高墙
九月份一开学就接到学校的通知,说宜昌监狱需要一名大学语文课的高自考老师,由于我年龄稍长,职称符合条件,更重要的是,监狱方面需要一个男性教师,加上“资深教师”一条,似乎我是最合适的人选。于是我这个“资深教师”幸运地成为了一名特殊的老师,要去给一群特殊的学生上课。接到任务后,心里一直嘀咕着:我能胜任这份工作吗?如果不能胜任,岂不是耽误别人吗?
距上一次高自考的大学语文辅导,时间已经过去十五六年了。那个时候的辅导是全日制的,自然得心应手。可是这一次,只能硬着头皮上了。
经过与宜昌市教育招考办和宜昌监狱教育科的协商,弄来了一本《大学语文》自考教材,一看,还是熟悉的味道,除了极少数几篇文章有所不同,其它的都一样。不愧是徐中玉老先生的书,经典!
接待我的胡警官向我简单介绍了宜昌监狱高自考的基本情况。包括监狱方面给学员的优惠政策,报名费、书本费、考试费用都是监狱全免。监狱费这么大的劲,真是用心良苦!法国文豪雨果曾经说过,多建一所学校,少建一所监狱。
第一次进监狱,是由教育科的胡警官带进去的。进大门可是结结实实地给我上了一课。接待我的胡警官告诫我,进监狱的规矩,不能带手机,不能带玻璃水杯,不能带……
监狱的门,可不是随便进出的。工作人员进小门。胡警官用一张卡片开第一道门,随后有武警值守第二道门。武警小伙子铁面无私,无论是谁进门,一律登记。过了第二道门,就是狱警检查,经过仪器检测,发给我一个牌子——贵宾卡。好像是我人生中第一张贵宾卡。随后胡警官用门禁开了第三道门。从围墙进入大院,一下子豁然开朗。一大片宽阔的操场,干净整洁。环视四周,高高的围墙,连一只苍蝇也飞不进来。操场尽头有一栋宏伟的大楼。胡警官一路叮嘱我,紧紧跟随他。进到楼道里,这里果然森严。进入教室,已经有学员早早等待那里了。
胡警官代表监狱做了一个简短的开幕仪式。随后开始大学语文的集中面授。
参加面授的学员,人数不多,30多人,看年龄参差不齐。我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,也没法深入交流。匆匆忙忙结束了第一次辅导……
第一次辅导结束了,在另一个警官宋科长的陪同下,再次经过多重检查,走出大门,我长长吁了一口气,看到飞鸟从空中掠过,可是心里却没有半点轻松。
被考试题目包起来的人文思想
本次辅导,原本是四次,最终因为各种原因,只能缩减为三次。
从第一次辅导后,我就在想一个问题。这也是一个矛盾。考试的知识点很重要,因为直接关系到能否及格。如果对考试本身不够了解,对考试题目理解不透彻,辅导就失去了现实意义。大学语文一共57篇课文,涉及到的知识点至少几百个,编写的题库估计有上千个题目。时间紧,任务重,学员文化低,年龄大。因此,需要给学员一个复习备考的模式。这就是将每一篇课文的所有知识点进行梳理,一次课尽量多地讲解知识点。
可是,我一直在思考,监狱领导的真正出发点难道就是让这些大龄犯人去获得一纸文凭吗?不是的。宜昌监狱的领导,应当是期望通过学习,不仅让犯人获得知识,提升学历;也不仅是为了管理的需要。我想,更主要的是,在知识的学习中,开阔眼界,提升境界,让思想的光芒照进幽暗的心灵,借此彻底改变一个人,重塑美好的心灵。
有了这样的考量,我就改变策略,把知识点与思想性进行平衡。在知识点的讲解中,把闪耀着中华文化智慧的思想,随着一篇篇课文逐一呈现。孟子的仁政,河伯的谦卑,胡适的宽容,南霁云的嫉恶如仇,项羽的不觉悟,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,塑造了一代代优秀中华儿女。我坚信,这些光芒万丈的思想,也一定能影响到每一个身在困境中的学员。果然,授课结束,学员们眼睛炯炯有神,眼睛里有了光,没等警官开口,学员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。
一点感悟:让人文之光照进呦呦心灵
失去了身体的自由,无疑是人的悲哀。然而,一个人心灵如果在牢笼里不得自由,那才是最悲哀的事。每一个人心里都有另外一个自己。现实中的自己,如果跟心里的自己不能自洽,就会干仗。那么,如何做到自洽呢?知识不一定能够帮助内在的自我,可是思想却如同光芒,一旦进入到人心,就会改变人的观念甚至重塑自己的性格。台湾有一个著名作家叫林清玄,他写了一篇文章,说有一个神偷,智慧充足,敲门技术一流。他在结尾写道,这样一个聪明的人,做什么事做不好呢?结果有一个小偷看到这篇文章,心里受到触动,真的改弦易辙。这就是文化的力量。
人的改变,从心灵开始。而人文之光,一旦照进呦呦心灵,必然重塑一个美好的心灵,重塑一个内在的健康的人。